【教育有料】重点培养小学科学教师 62种图书教辅材料认定不合格

通知 | 重点培养小学科学教师 62种图书教辅材料认定不合格

教育部发文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鼓励相关工科专业参与培养

教育部日前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教育教师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从源头上加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素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供给,有料提高科学教育水平,重点种图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培养

《通知》主要提出思想要求:

第一,小学建强科学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科学鼓励高水平师范院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开设科学教育专业。书教持续加强现有科学教育专业建设,辅材及时总结、合格交流人才培养经验,教育教师推动相关院校扩大科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有料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队伍。重点种图

第二、培养加大相关专业科学教师人才培养力度。小学推动师范院校面向小学科学教师补充需求,科学扩大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教育技术学等师范类专业以及主修理工科的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鼓励相关工科专业参与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强化小学科学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实训,着力培养理工科专业背景、能胜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

第三、优化小学科学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师范院校要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及教师人才培养研究,聚焦高质量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目标,优化科学教育等相关专业师范生培养方案。着眼科技与教育发展趋势,立足科学教育的综合性,强化学科横向联系,鼓励学生辅修其他理工科专业或核心课程模块(微专业),拓宽专业基础。加强理工科教育教学实验室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育实践,着重提升师范生项目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等实践能力。

第四、创新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协同机制。深化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小学协同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供需对接,发挥一线小学教师、科技辅导员等对师范生培养的指导作用,聚焦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与科学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协同创新。支持师范院校与理工科大学开放课程、学分互认、互派教师,鼓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下辖单位相关专家到师范院校兼职,加强师范院校间协同,合作培养小学科学教师。支持师范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馆、博物馆、天文台、植物园及其他科普教育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科技创新第一现场开展教研,优化教师培养,全面提升面向小学教师培养的相关专业师范生创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此外,《通知》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奠基作用,要将专职教师配备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督导评价。

62种图书不合格 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全部回收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通报“质量管理2021”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名单。通过重点对2020年以来出版的少儿图书、教辅材料等进行编校质量检查审核,认定其中62种图书不合格。

什么是“图书编校差错率”?

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

比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2个差错,那么这本书的差错率就是0.2‱。

差错率是检验出版物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通过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本次通报指出,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国家新闻出版署将依法对相关出版单位进行处罚。

相关出版单位要对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

对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全部收回。

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

休闲
上一篇:赛灵思分销商:FPGA明年起涨价8%属实
下一篇:深圳加速度!A股“深圳板块”总数达4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