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颜宁回国,会带动新的华裔科学家回归热潮吗? 正文
时间:2025-07-07 08:52:0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在11月1日举行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科学家颜宁发表主题演讲时透露,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一职,拟全职回国协助深圳创建一所集科研转化、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11月1日举行的颜宁回国“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科学家颜宁发表主题演讲时透露,回归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一职,动新的华拟全职回国协助深圳创建一所集科研转化、裔科学生培养、热潮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的颜宁回国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这是回归颜宁2017年受聘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引发学术圈轰动的动新的华新闻事件后,再次成为新闻焦点,裔科只是热潮这次引来的关注甚至超越了学术圈。
一些人将此与10月底《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颜宁回国“全球最佳大学排名”联系起来。中国大学数量达到338所,回归美国大学的动新的华数量为280所,这是裔科中国大学进入“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的数量首次超过美国。其中在人工智能领域排名前10的热潮学校中,有5所来自中国大陆,包括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美国最好的人工智能研究学校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排名第12。中国在其他科学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包括纳米科学、纳米技术、聚合物科学、工程和物理化学。
与此同时,中国教育部在9月20日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13场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2013年以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八成的人选择回国发展。2020年,有意在中国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加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的5.3%, 2018年4.3%的同比增幅。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赴美留学的中国大学生越来越少,2022年1月至9月,有52034名中国公民获得了F-1签证,低于2019年同期的95518人。F-1签证是美国发放给想在美国获得学位或学术证书的外国留学生的签证。
因此除了颜宁自身带来的新闻效应,人们想知道颜宁是否代表了新的趋势,即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放弃顶尖大学的终身职位或大型公司高管职业,回到中国。
美国过去因为研究环境好,实验室经费与设备充足,薪资报酬也高,所以很多中国科学家选择留在美国。不过亚利桑那大学在2021年夏天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因为担心受到美国政府的监控,每10名华裔科学家中就有4名最近考虑离开美国。摄《财经》记者金焱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谢宇对《财经》记者指出,相对于美国华裔科学家/工程师总人口的规模,返回中国的人数非常少。绝大多数人更愿意留在美国继续他们的工作。然而,他们现在担心自己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可能会受到“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威胁。
比较而言,谢宇称过去的抱怨是,虽然华裔贡献了很大一部分艰苦的工作,但总的来说,他们没能获得领导者的职位或相应的认可,碰到了“亚裔天花板”。在“中国行动计划”下,大多数华裔美国科学家现在感受到了潜在的联邦调查和起诉的寒意,因此对他们在美国的事业产生了新的悲观情绪。事实上,尽管绝大多数人希望为美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做出贡献,但许多人感到不受欢迎,并对在美国进行研究感到恐惧。对于一些华裔科学家来说,这种恐惧导致他们考虑避免申请联邦基金,特别是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师中;他们还考虑离开美国,特别是对于初级教职和联邦基金获得者。不过,谢宇强调,尽管总体上有恐惧情绪,但其绝大多数受访者(89%)表示他们希望为美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作出贡献。
研究美国华人状况的硅谷人士 Phillip 对《财经》记者介绍说,在美国的七大名校,每个学校都有数十位华人教授,华人比较集中的学科主要是理工、医学、财经等领域。从行业分布来看,大部分中国985高校人才在美从事高新技术行业,计算机软件、半导体硬件以及金融地域分布比较明显。另外在美从事高校教育以及科研工作的中国985毕业生也非常多。
如果把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比喻成一座人才金字塔,具有国际知名度、享有终身教职的人是金字塔顶端,属于少数。摄《财经》记者金焱中国行动计划是指2018年11月美国政府推出的一项计划,由美国司法部国家安全司负责实施,称该计划“旨在全面消除中国间谍、防止美国科技被中国盗窃”。该项计划由时任美国司法部部长杰夫·塞申斯于2018年11月1日宣布启动。2022年2月23日,时任美国助理首席检察官马修·奥尔(Matthew G。 Olsen)宣布中止该计划,并表示该计划助长了对亚裔美国人的种族歧视与偏见、损害了美国吸引顶尖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方面的利益。然而以中国行动计划之名开启的某些案件目前实质上仍在持续。
谢宇参与的报告获得了受雇于美国大学的1304名华裔美国研究人员的问卷结果:所有五个心理指标都显示出他们强烈的不安和恐惧感:35%的受访者觉得在美国不受欢迎,72%的人觉得作为一个学术研究人员并不安全;42%的人害怕进行研究;65%的人担心与中国的合作;86%的人认为,与五年前相比,现在更难招到顶尖的国际学生。意向指标涉及上述心理上的担忧对行为意向的潜在影响。45%获得过联邦资助的受访者说他们现在希望避免申请联邦资助,此外令人震惊的是61%的受访者曾想过离开美国(去亚洲或非亚洲国家)。在那些打算继续申请联邦拨款的人中,95%的人表示他们依靠拨款进行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家。
一位在美多年并积极开展美中交流合作的华裔医学专家David博士对《财经》记者说,关于美国对华裔科学家打压和调查的一些报道有些夸大。目前回国的很多是博士后与普通科研人员,高级别的华裔科学家并不多。颜宁是比较知名的,另外一个数学家丘成桐退休后也加入了清华。目前感觉华裔科学家比过去更谨慎了一些,尤其是在与国内合作的方面,不过如果与大学及科室事先说明情况后,还是可以开展合作,并没有看到普遍被“迫害”的现象,少数地方这些现象存在,大部分地区还好。如今华裔科学家大部分生活工作都很正常,大学里竞争很激烈,疫情后大家更玩命,都在赶疫情期间耽搁的研究,少数人离开大学去公司或另谋高就,毕竟特朗普时代过去了,大家都是面向未来,尽管有很多不确定性,但现在感觉没有前几年那么疯狂了。
不过用反华的名义来获得政治收益也已成为美国政客的选战提款机,这激化了美国社会对于华裔人士的不信任。美国的“中国行动计划”的阴影对在美国大学从事生化、半导体工程、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科学家产生的压力挥之不去。多名华裔学者对《财经》记者指出,现实环境是这种不友好和不信任体现在各种工作生活的细节中,甚至与是否在国内兼职无关。多位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教授对《财经》记者指出,大国竞争向来存在,但现在的政治现实是,它成为美国政治极化社会的一剂解药,这无疑有对美国保持其世界领先的科研和创新产生反作用。
对于网上热传的分析,“颜宁回国是商业化变现和提升头衔(title),保障利益最大化颜宁教授看待AlphaFold这个事情,就像骁勇善战的野蛮人首领看到了航空母舰。”多数接受《财经》采访的华裔科学家都表示,这一分析非常刻薄。
围绕颜宁回国的共识是,颜宁回国对中国利好,会带动传统生物学发展,也对更多女性科学家起到激励作用。
最近几个月来,美国的纠偏机制开始有所动作。《财经》记者曾多次采访的托马斯·赖特(Thomas Wright)今年4月出任美国政府国家安全与外交事务决策机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战略的高级总监, 距离他上任前的半年左右,他曾发表重磅文章呼吁美国需要一个战略来应对大国竞争条件下的跨国威胁, 与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合作,为未来的流行病做好准备并应对气候变化。同时,批评美国拜登政府对华政策过于强调“秀肌肉”的声音也逐渐增大。
在华裔学者返华形成更大的趋势前,美国需要重建更包容的种族和学术以及政治环境。中国则需要更大提高对海外学者的吸引力,加强学术环境的优化。
(实习生张晴鹤对本文亦有贡献)
贝泰妮:高保湿修护面霜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合规2025-07-07 08:41
股东套现新玩法?碧水源前实控人借道要约收购减持 或为支付业绩补偿2025-07-07 08:41
大病筹款遭“黑产”高额抽佣,水滴筹称已管控数百恶意推广号2025-07-07 07:58
富民银行推出揽储“经纪人” 却涉嫌踩红线?2025-07-07 07:56
市值暴跌3000亿美元后已到谷底?大摩、花旗重新看好特斯拉2025-07-07 07:52
俄媒:俄军防空力量抵御数起乌对扎波罗热核电站攻击2025-07-07 07:23
负极材料上半年出货超8万吨,杉杉股份业绩同比翻一倍2025-07-07 06:52
新城控股重庆项目翻车!业主蹊跷受伤,曾因违法建设被罚9万元2025-07-07 06:41
CASE趋势加速普及,主机厂、供应商如何提升盈利水平? 《着眼未来:汽车行业趋势报告》给出答案2025-07-07 06:39
银行校招,瞄准了他们2025-07-07 06:06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是登陆月球,已完成关键技术攻关2025-07-07 08:51
3月以来首次! 美国汽油价格已跌破4美元/加仑2025-07-07 08:30
《只此青绿》将推旅游演艺版 域上和美董事长邱伟:超八成成都观众不退票,静待“青绿”归来2025-07-07 08:19
当房地产企业开始退地,楼市会发生什么?2025-07-07 08:18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京东健康回应称已搭建自营药品及器械质量合规管理体系2025-07-07 08:12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坚持不搞“大水漫灌” 不超发货币2025-07-07 07:37
立陶宛官员率团访台,外交部:赤裸裸的背信弃义,中方将坚决回击2025-07-07 07:34
地方上报第三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投向拓展到机场等四领域2025-07-07 07:25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以实施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为主线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5-07-07 07:18
私募大佬但斌又又开始满仓了!对白酒股情有独钟,下半年胜算几何?2025-07-07 07:08